• WAP手机版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历史文化

沂蒙民俗文化特征分析

时间:2018-11-23 15:33:12  作者:高 梅  来源:  查看:4258  评论:0

沂蒙地区位于山东省的东南部。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沂蒙人民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历史悠久、淳朴灿烂的民俗文化,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沂蒙民俗文化沂呈现出独特的魅力,它既有传承性、多样性,又具有鲜明的地域差异和浓郁的创新意识。

一、沂蒙民俗文化保留和继承了传统的民俗习惯

民俗的最本质特点,是在群体的传承中逐渐积淀而成,即顾颉刚先生所说的由“垒层的”方式所造成,而不是一朝一夕突然出现或突然消失的。沂蒙地区的人民长期以来在这一特定的区域内从事生产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交往频繁,互为影响。特别是沂州府建立后,由于行政区划的基本稳定,使区内人民的乡情乡谊的凝聚力和心理观念上的认同感得到了增强,在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乡风民俗的同时也保留和继承了传统的民俗习惯。下面以本地区最大的民俗节日——“春节”为例,来说明沂蒙民俗的传承性。

春节是中国古老的民间传统大节,俗称“过年”。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在春节前后,沂蒙人民和全国各地的华夏子孙一样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喜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春节,从腊月初八喝腊八粥就算开始了。相传佛祖释迦牟尼于这日成道,为纪念此事,寺院取香谷及果实等造七宝五味粥以供佛,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据说吃了可增福。后此俗传至民间,现在区内人们在此节仍用豆、米、枣等煮成米粥食之。

腊八过后,区内居民便开始忙年。家家户户粉饰墙壁,扫屋清尘,做新衣,办年货。做团圆饼、蒸发糕,含义“合家团圆、步步高升”;做豆腐谐“都福”之音;备鸡鱼,意“年年大吉、岁岁有余”;用胡萝卜、白菜心、粉丝等加调料做成合菜,红、白、绿相间,鲜嫩可口,象征为人清白、全家和睦;购置器用,必添碗筷,寓意增添人口、家丁兴旺。

到了腊月二十三,区内人民过小年。小年又为辞灶日,灶原为古时五祀之一,相传灶王是玉帝派往人间监察善恶的天神。灶王于每年年底回天庭一次,向玉帝汇报人间之事。故家家要为他设祭饯行,此举谓之辞灶。辞灶于二十三晚间进行,天黑居民将灶王像贴于厨灶后墙之上,摆糖果、山楂、柿饼、糕点等供品祭祀,并焚烧纸品,意送灶神上天禀报,同时还鸣放鞭炮。祭祀结束,把祭品分而食之,有获福之说。

春节最热闹的要数除夕。家家张贴对联、过门笺,贴窗花。入夜秉烛焚香,灯火通明,合家团聚,彻夜不眠,谓之“守岁”。子夜时分上供,发纸马、放鞭炮,然后全家一起吃水饺,饭后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大年初一起得越早越好,放一挂鞭炮表示辞旧迎新,早饭吃水饺必须是素馅的,寓一年之内“素气” 。饭后人们身着新衣,走街串巷,互相拜年。初二不少地方有请贵女婿之俗,是日夫妻携子女到女方欢聚。初五,旧俗称“五马日”,在这一天境内居民放鞭炮、中午普遍吃水饺,还有将请来的自己已逝长辈的“灵魂”送回林地之俗和凑钱敬火神之俗。妇女在这一天一般不出门,不梳头,不动针线,据说如果动了针线会招蝎子、蚰蜒。

总之,春节期间区内的各种祝福、庆祝活动随处可见,处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喜庆气氛,各种祝福和庆祝的礼仪也被一代代流传下来,至今经久不衰。

二、沂蒙民俗文化多姿多彩

古老的沂蒙地区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勤劳质朴的区内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创造并发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区域性民俗文化。民间剪纸、印花土布、香荷包、布老虎、柳琴戏和双旱船无不体现了沂蒙民俗的多姿多彩。

沂蒙地区是著名的剪纸之乡,各乡镇较大的集市都有剪纸出售。千姿百态、争相斗妍的枕头花、鞋花、帽花以及供恋人们选购的鞋垫花,应有尽有。每当新春佳节,城镇乡村家家户户不仅贴有春联,在门楣下还垂挂着一排排五彩缤纷的门笺,给节日的新春增添了喜气洋洋的热闹气氛。沂蒙人民用一双双灵巧的手,将日新月异的农家生活剪出无限风光,剪出浓郁的诗情画意。

沂蒙地区的蓝印花布和彩印花布名闻遐迩。苍山、莒南、临沭一带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印染作坊。沂蒙的印花布以蓝印花布流传最为广泛,印染品各式纹样达数百种。蓝印花布的图案多以七点花鸟为基调,结构用小点、短线、小块面组成,形似猫爪,又似梅花;有的采用“轱辘线”等传统纹样。彩印花布图案内容多取材于吉祥的民间故事传说和历史故事传说,多以大红、绿、桃红、紫、黄五色套印,结构丰满,色彩绚丽。沂蒙印花布以奇异的艺术形式,独特的面貌,古朴而浓艳的风格见长。它的用途很广,既有较普遍的使用价值,又有一定的审美装饰价值,至今仍受到不少群众的喜爱。

沂蒙香荷包是民间一种喜闻乐见、流传甚广、具有沂蒙地方风格的独特艺术。香荷包是用各种布的下脚料和花线缝制,选料精细,极有特色,多以沂蒙人所喜欢的传统色彩红、绿、粉红、黑等四种颜色为基调,以其他色彩来进行点缀,加之巧妙的艺术构思、精湛的刺绣技术,形成一件件绚丽多彩、风格迥异、寓意不同的艺术品。沂蒙香荷包以花样多、色彩鲜艳、乡土味浓惹人喜爱,它把沂蒙山区淳朴敦厚的民风和多姿多彩的风俗淋漓尽致地呈现了出来。

虎在临沂民间是勇猛、吉祥、安全的象征。沂蒙山区流行的是布老虎,其特点是制作精巧、色泽鲜艳,造型生动、形象逼真,淳朴价廉,是保佑孩子平安吉祥的镇物。本地妇女缝制布老虎的风俗有悠久的历史,具体起源于何时已不可考,明代已很兴盛,清代后期达到高潮。制作布老虎的主要材料是黄布、红布、棉花或草糠等,将剪好的两片黄片(虎身)和一片红布(虎肚)缝成筒状的虎套,然后用棉花等物填充,经过挤压修整成老虎形状,再用花线或画笔描出虎身上的斑纹和头顶心的“王”字等。这样,一只胖墩墩、威武、质朴、憨厚的布老虎就做成了。

柳琴戏和双旱船也是具有本地区特色的民俗艺术形式。沂蒙地区的戏曲以柳琴戏最为著名。柳琴戏的唱腔音乐源于临沂流行的姑娘腔、花鼓调,并受到柳子戏的影响,其唱腔以多彩的花腔、独特的拖腔为主,演唱时尾音翻高或有帮和,故也叫“拉魂腔”,又有“拉呼腔”“拉洪腔”“拉后腔”等名称。柳琴戏唱词通俗生动、善于铺陈,尤其长于叙事和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它以优美悦耳的唱腔、诙谐幽默的表演、纯朴生动的语言、乡土气息浓郁的剧情而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双旱船起源于宋代,相传是古代沭河商埠——郯城县红花乡红花埠村渔民节庆时,把各种水上行船的生活画面拿到地面进行夸张处理,形成的一种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表演艺术。表演以两船组合,互动游戏为主,每船各有两名女子“乘舟”对歌唱舞,一名男子执篙“撑船”表演。每逢节庆,旱船、高翘、狮子、锣鼓等混编成队,同时演出,营造出浓浓的节日气氛。

沂蒙的民俗艺术内容丰富,除以上艺术形式外,三官庙的龙灯扛阁、郯城木玩具、小郭泥塑、 汤和柳编等也在全国有名。沂蒙多彩的民间艺术是深深扎根在沂蒙泥土中有生命力的艺术花朵,代表了沂蒙儿女的智慧和创造生活的激情。

三、沂蒙民俗文化体现出地理的差异与个性

沂蒙山区面积广大,地形复杂,山地、丘陵、平原面积各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山区重峦叠嶂,千峰凝翠,丘陵逶迤蜿蜒,连绵起伏,平原坦荡如砥,一望无际。由于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和生产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区内北部山区、南部沂、沭河冲积平原和东部滨海等地区的乡风民俗又体现出地理的差异与个性。区内的饮食习俗和传统节日中的“人七日”最能说明这一点。

区内居民大多以煎饼为主食,南部平原居民吃甜煎饼,北部山区居民则喜吃发酵过的酸煎饼。此外中北部居民还有喜吃窝头的习惯,东部沿海一带则比较喜欢鱼类。春来海鲜上市时,一般人家不愁佐餐无术,即使是贫困之家也要买数十斤黄脊子鱼和刀鱼下饭。近年来白面玉米已成为乡间居民的主要食粮,临郯产稻区,大米已成为农家便饭。莒南一带的居民还有以豆腐脑为早餐的习惯。早上喝糁则是临、郯、苍等县居民在饮食方面的一个显著特征。此外东部沿海地区一带和北部山区居民还有早起喝大茶的习惯。

传统节日“人七日”在境内不同地区的表现形式也有所差异。境内居民称正月初七日为“人七日”,居民在此日晨拆除“天地棚”及其他因过年而搭起的临时性设施,下午居民用所剩的杂蔬七种做小豆腐食之,曰“吃鬼脑子”。区内沂南一带在这天推磨压碾,送天地神,少女在这天落日前用初一早晨发纸用过的红筷子到灶王前占卜,预测婚嫁吉凶。区内蒙阴一带在人七日则有“扎姑姑”之习:未婚少女聚在一起,用木条、干草、葫芦头彩色布条做成“姑姑”,在葫芦头上涂白粉,画五官,用鸡血染腮唇。做成“姑姑”后将其供于桌上,少女轮流跪拜,祈求降福,最后有人举着“姑姑”给每个少女点头,给谁点头多,谁的福气大。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沂蒙民俗具有的个性和差异性,丰富了中国民风民俗的内容,成为民俗领域中的一枝奇葩。

四、沂蒙民俗文化敢于冲破旧的束缚不断创新

沂蒙文化的内涵可以概括为诚信、勤奋、创新三个方面,它与沂蒙精神“爱党爱国、艰苦创业、改革创新、敢为人先、不懈奋斗、无私奉献”是血脉相连的。沂蒙人民形成的这种敢于冲破旧的束缚而不断创新的精神也体现在民俗领域。区内人民凭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优势,以独特的思维和创新视角,理性审视千年的民俗文化资源,对乡韵民俗进行创新,使其重放光华。

沂蒙地区的戏剧歌舞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更有着广阔、崭新的发展前景。新编历史故事柳琴戏《王祥卧鱼》在艺术处理上,充分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段,并运用了现代多媒体技术,通过在艺术形式和艺术形象上的创新,达到了一种美轮美奂的艺术效果。这部戏在反映传统文化的同时,切入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内容,表达了“家和万事兴”的文化理念,实现了传统文化与时代命脉的完美融合,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大型电视连续剧《沂蒙》、电影《沂蒙六姐妹》以其独具特色的沂蒙方言、服饰、饮食习俗展现出沂蒙乡韵的独特魅力,把沂蒙地区最具特色的民俗传统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传统民乐、舞蹈的基础上加工、创作的大型风俗民情歌舞《蒙山沂水》被誉为“再现沂蒙风情的壮美史诗”。全剧从不同侧面再现了灿烂的沂蒙文化和浓郁的沂蒙风情,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凸显出美、情、特、新的特点,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的震撼。

沂蒙地区的传统民俗工艺也开始融入现代气息,绽放出异样的光彩,走进了国内外市场。郯城的木制玩具是一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民间艺术品,以丰富的题材、精巧的设计、夸张的造型、艳丽的色彩而久负盛名,享誉海外,进入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人们运用艺术想象将瘦、漏、透、皱、雄、形于一身的蒙山石,依其形态冠以鲜活的名字,成为一件件构思奇妙、造型古朴的具有民俗特色的艺术品,远销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小郭泥塑也通过实践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俗艺术品。小郭泥塑相传起源于清代咸丰年间,以兴明乡小郭村为代表。小郭泥塑生动传神、异彩纷呈,既继承了家传和师传的某些独特技法,又深受现代艺术的熏陶,充分体现了传统民俗和现代元素的结合。

此外,通过对本地区民俗艺术的创新和发掘,蒙山根艺、民间印花土布、老虎头布鞋等民间民俗艺术精品已成为本地区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代表。“民间文化艺术展”“民间秧歌会” 等浓郁民俗特色的表现形式也让我们感受到乡土民俗的魅力以及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和进一步的创新。

沂蒙地区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文化昌达、人杰地灵,形成了具有沂蒙特色的乡风民俗。勤劳的沂蒙人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并创新着区域内的风俗文化,特别是近年来,沂蒙地区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创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为目标,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推动文化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使沂蒙的民俗更呈现出独特的魅力。

 

(作者单位:临沂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山东省沂蒙文化研究会 © 2020-2021 All Rights Reserved!任何转载须经本会书面授权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燕子山路2号 邮编:250004  

qq群:176696276 

 

鲁ICP备14008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