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沂蒙特产

琅邪稻

时间:2018-11-23 16:28:18  作者:平 凡  来源:  查看:3064  评论:0

 

近日,“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到山东临沂进行考察。他说,临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农业自然条件良好,希望与临沂继续加强合作,集中力量发展推广超级杂交稻,保障粮食安全,实现“禾下乘凉”的梦想。

“禾下乘凉”是袁隆平的一个宏伟梦想。他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梦,梦见他的试验田里,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比扫帚还长,子粒有花生米那么大。夕阳西下的时候,他就跟几个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凉。这就是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他期待能够早日实现亩产1000公斤的目标,圆了他的“禾下乘凉梦”。

袁隆平看中了临沂这块土地来推广他的超级杂交稻,确实有非常独到的眼光;他说临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亦非虚言。  

临沂市的北部、西北部等大部分区域,都是连绵起伏的山地,也就是著名的沂蒙山区。但是,在市区的南部(罗庄区),以及与之毗邻的郯城县北部,苍山县(今名兰陵县)东北部,则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素有“临郯苍,一大片”之说。此处是淮河支流沂河、武河、东泇河的下游,地势低洼,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非常适于种植水稻。临沂是北方水稻主产区之一,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罗庄有“塘崖贡米”,郯城有“采莲湖香米”“姜湖贡米”等,远近闻名。

长期以来,很多人以为水稻是南方的农作物,北方在古代没有种植水稻。其实,早在春秋时期,鲁国就有水稻种植。《左传·隐公元年》记载:“有蜚。不为灾,亦不书。”《左传·庄公二十九年》记载:“秋,有蜚,为灾也。凡物,不为灾,不书。”这两段文字,虽然没有直接记载水稻,却记载了“蜚”这种水稻病虫害。宋代罗愿《尔雅翼》说:“蜚者,似蟅而轻小,能飞,生草中,好以清旦集稻花上,食稻花。……既食稻花,又其气臭恶,……使不穑。《春秋》书之,当由此耳。”

关于临沂种植水稻的确切记载,见于《左传·昭公十八年》:“六月,鄅人藉稻,邾人袭鄅。鄅人将闭门,邾人羊罗摄其首焉,遂入之,尽俘以归。”文中的“鄅”,是指鄅国。周武王伐纣灭商后,分封天下,封了夏后氏的一个后裔,国号为“鄅”。鄅国的国都,就在今天的临沂市兰山区南坊街道鄅古城村一带。鄅国的爵位是四等子爵,国君称作“鄅子”,是一个较小的国家。这个古地名“鄅”,后来改为“启阳”,西汉时为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又改为“开阳”。

所谓“藉稻”,就是耕种水稻。“藉”即藉田,是古代天子、诸侯征用民力耕种的田地。古代,每逢春耕时节,天子、诸侯躬耕藉田,以示对农业的重视,后来形成了“藉田祭先农”的礼制。公元前524年,鄅国的国君正在稻田里亲自耕种,邾国军队突然来袭,国君慌忙躲进城内,邾国军队紧追不舍,攻进鄅国都城,把国君的一家老小都抓走了。

关于“鄅人藉稻”的这段故实,《新唐书》第一〇二卷《李百药传》也有提及。李百药幼时很聪慧好学,七岁就能撰写文章。有一次,父亲的朋友陆乂、马元熙等人来他家中作客,读南朝梁陈间著名文学家徐陵的文章,对其中一句“既取成周之禾,将刈琅邪之稻”颇感迷惑,不知出自何典。正在旁听客人谈话的李百药,及时进言:“《左传》称‘鄅人藉稻’,杜预注云‘鄅国在琅邪开阳’。”客人大为惊叹,称他是神童。李百药果然不负众望,后来成为一位著名史学家,“二十四史”之一的《北齐书》,就出自他手。

李百药谈论“琅邪之稻”的出处,是以西晋学者杜预的注释为依据。其实他忽略了另一个重要依据:梁陈间的那位著名文学家徐陵,是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郯城与沂州毗邻,是“临郯苍,一大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徐陵文章中的“将刈琅邪之稻”,正是对家乡农业生产的真实记录。

元代地方志《齐乘》卷二《山水·泇水》也有“琅邪稻”的记载:“泇水有二,东泇出沂州西北其山(城內普照寺有金僧居山颂碑,作其山),南流至卞庄站(国初立站,今废),东分一支入芙蓉湖,溉田数千顷。湖在沂州东南芙蓉山下,香粳钟亩,古称‘琅邪之稻’,即此。西泇出峄州东北抱犊山,东南流至三合村,与东泇合(又有鱼沟水出浮邱山合于此,故名三合),南贯四湖,溉田倍芙蓉。又南,合武河入于泗,谓之泇口,淮泗舟楫通焉。《元和志》云承县界有陂十三所,皆贞观以来修立以溉田者。今沂、峄二州,仰泇、承二水溉田,青徐水利,莫与为匹,皆十三陂之遗迹也。”

按照《齐乘》的记载,沂州境内的东泇水,发源于费县,向南流到卞庄(今兰陵县政府驻地),有一条分支,向东流入芙蓉湖,“溉田数千顷”,种植“琅邪之稻”。芙蓉湖所灌溉的数千顷田地,位于卞庄以东,正是临沂市罗庄区、郯城县、兰陵县的交界处,即“临郯苍,一大片”之所在。而西泇水在三合村(也属兰陵县境)与东泇水汇合后,“溉田倍芙蓉”。可见当时鲁中南山区能涵养大量水源,供下游大面积种植水稻,正像袁隆平所说的“农业自然条件良好”。

清初诗人李良年的《秋锦山房词》有“生子当为丰岁谷,读书早辨琅邪稻”,说的也是临沂的水稻。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沂蒙民间彩印花布研究(节选)

 山东省沂蒙文化研究会 © 2020-2021 All Rights Reserved!任何转载须经本会书面授权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燕子山路2号 邮编:250004  

qq群:176696276 

 

鲁ICP备14008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