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民俗文化

沂蒙山区生产贸易习俗刍议

时间:2014-6-14 22:09:05  作者:王庆安  来源:第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查看:3886  评论:0

 

 

沂蒙山区位于山东省中部略偏东南,两条平行的西北——东南走向的延长百余公里的山脉——沂山山脉、蒙山山脉,是沂蒙山区的核心地带。以这两条山脉为中心,东濒黄海,南接江苏,西临枣庄、济宁、泰安,北傍淄博、潍坊、青岛,在方圆800余里的范围内,有山头七千余座,河流三千余条,山势雄伟,山谷幽深,连绵逶迤,莽莽苍苍。在河流转弯的地方,冲积出一个个地势相对平坦,土地比较肥沃的大大小小的平原,祖祖辈辈的沂蒙山人,主要就生活在这样的地方。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着自己的能力,适应自然,进行物质生产,还根据他们自己对世界和生活的理解,一代一代吸纳和传承着独特的非物质的民俗和文化,形成了独特的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友好发展的风景。

一、农业生产习俗

沂蒙山区从历史上就以种植农作物为主,当地有俗语曰:“买卖不挣钱,回头看庄田。”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农民一般男子耕作,女子料理家务。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水稻、地瓜、玉米、花生、大豆、绿豆、高粱、谷子等,纤维作物有棉花、苘、麻等,还有各类蔬菜、瓜、藕、药材等。农民劳动一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种、夏锄、秋收、冬藏,年复一年,周而复始。每当春节过后,就拾掇犁具,向田间运粪,准备春耕。地是早就留出来的已经休养了一个冬天的“春茬地”(或叫“春地”),运粪用的工具主要就是独轮车和地排车,山区有条件的用毛驴,在毛驴背上放置特制的鞍子、架子,架子上再放上荆条或绵槐条编制的驮篓驮筐。没有条件的,就用扁担和筐朝地里担。耕地之前,先要用铁锨把土杂肥均匀地撒开,叫做“撒粪”或“扬粪”。耕地用的工具是用牛或骡马驴等拉的铁犁,没有畜力的人家就用人拉,或者用䦆头刨,用铁锨翻。耕过的土地要用耙碎土,然后用卸了耙齿的耙把地整平。为了方便灌溉,还要整成畦子。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春种开始。播种有撒播、点播、条播之分。撒播先用水洇透畦子,然后用手将作物种子撒在地面,再用筛子筛着盖上一层细土;点播一般前面一人用䦆头刨坑,后面一人点种,最后面一人用脚盖土,或者点种的人点完种接着盖上土;条播要用耩子(有的地方叫“耧” 或“耧车”), 耩子由耩子脚、耩子腿、斗、杆、扶手、拖板等部件组成,操作时前面一人牵引牲畜,行走时快慢均匀,方向笔直,后面一人扶耩子,边走边摇晃,使下种匀称。有的没有牲畜,就用人来拉,一般三人或者五人拉,当中一人驾辕,其余的人拉帮套(又叫“拉边套”),这些人统称“拉耩子的”,后面扶着边走边摇的人叫“扶耩子的”“摇耩子的”或“晃耩子的”。绝大多数耩子里都安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铃声叮当,清脆悦耳。

“三分种,七分管。”播种之后的田间管理非常重要。夏天是庄稼生长的旺盛期,要不断地锄草,灭虫,施肥,灌溉,才能确保庄稼丰收。在最热的三伏天里,农民要在比人还高、密不透风的庄稼地里耕耘不辍,很是辛苦。

收获季节农民劳作紧张,收割后,一天不下种心不安。夏季小麦收割俗称“麦收”,麦收时节最是忙碌,俗话说“三秋不如一麦忙”,因为一方面小麦成熟很快,有“麦熟一晌”的说法,如果误了收割,会损失很多。加之过去都是人工用镰刀收割麦子,费时费力,劳动强度极大,另一方面,夏季庄稼生长迅速,俗话说“夏季田,早一宿,高一拳。”早一天播种比晚一天播种,就会多打粮食,而且有时早一天不仅仅是一天的时间,如果早播一天下了雨,等于早好几天,因为那时要等地不粘才能播种。所以必须抢收抢种,这叫“抢茬”或“抢茬子”,否则,就会“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所以麦收是农民最劳累的时候,一个麦季下来,农民一般都要瘦一圈。

现在平原地区夏季收麦大都用联合收割机,条件好的收种都用机器,劳动强度大大降低,许多在外打工的农民,回家三五天的功夫,收种就都完成,接着又外出去打工了。

秋天也是很忙碌的季节,农民既要把丰收的果实收回家,储藏好,又要播种下新的种子。农民常常事前备足干粮,早、午饭多在田间地头吃。天气炎热时,就早出工,晚收工,中午歇大晌。大人忙碌,孩子也不清闲,他们将丢落在田地中的地瓜、花生从地里用小䦆头刨出来弄回家,这叫“拦地瓜”“拦花生”。

玉米成熟比较早,最先收割。农民先把成熟的苞谷掰下,运回来晒着,然后再去砍秸秆。许多庄稼要先用镰刀割下,然后一捆捆地捆好,运到场上打场脱粒。有的作物成熟了要抓紧收割,比如豆子,如果收割不及时,豆荚爆裂,豆粒就脱落在地上了。地瓜和花生收起来很麻烦,要用镢头一墩一墩地从地里刨出来,再从秧上摘下,地瓜还得切成瓜干,等晾晒干了再一片一片拾起,最后才运回家收藏。如果遇到连阴雨,瓜干就会烂掉。棉花采摘期比较长,要摘好几茬,都是手工采摘。现在许多庄稼都用机械收割。在忙着秋收的同时,还要忙着腾茬子,耕地,播种小麦。直到在霜降前将粮食全部收藏好,农民才算是忙完了这一年。

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生活节奏变快,农民多利用农闲,到外地务工经商,增加收入。

气候对农业生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这一点,并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其中规律性的东西做了科学的总结,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农谚”。旧时,农业生产力低下,农民靠天吃饭,有天旱“祈雨”,喜雨过后“贺雨”之俗。

二、畜牧业生产习俗

沂蒙山区饲养的大家畜(民间习惯称为“牲口”)主要有牛、驴、骡、马等,一般家畜家禽主要有猪、羊、狗、兔、鸡、鸭、鹅等。当地饲养大家畜主要是为了帮助生产,饲养一般家畜家禽主要是为了攒钱贴补家用,偶尔改善生活,攒粪用以肥田,维持农业生产。当地饲养家畜和家禽的方式一般是圈养和放养相结合,春、夏、秋三季,野外有青草的时候,就让老人或小孩儿在野外放牧,或者饭前饭后牵到野外放牧,冬天就圈养在家中,用植物秸杆或者储备下的干草喂养。由于住处离放养场所距离较近,在放牧的季节,一般也是白天放牧,晚间赶回家中圈起来。

牛是当地农民喂养最多的大家畜。牛耐力强,可以用于多种农田作业。当地喂养的牛主要有黄牛和水牛,黄牛主要在旱地帮助生产,所以主要是山区喂养,水牛主要在水田帮助生产,当地喂养较少。毛驴和骡马主要用于运输时代替脚力,当地喂养毛驴的较多,喂养骡马的比较少。

养猪主要是为了攒粪,俗话说“养猪不赚钱,肥了屋后一块田”。喂猪的场所称为“猪栏”“猪圈”。猪圈由圈坑、圈台、圈墙、圈门等部分组成,条件好的猪圈圈台上建有房屋一样的顶盖,简易的只在圈台上用石头垒个猪窝。喂猪通常把猪食放在槽子里,槽子大多是由石匠用整块的石头錾出来的。圈坑低于圈台而又和圈台相通连,猪粪汇集到圈坑内,每过一段时间撒一层垫栏土,猪在圈坑内来回走动,俗称“踩粪”。当垫栏土和圈台快一样高时,就把圈坑里混合了猪粪尿的土清理出猪圈,这个过程俗称“出猪栏”或“出猪圈”。

母猪俗称“老母猪”,种猪俗称“脚猪”。一般养母猪的农家不养种猪。母猪发情俗称“起圈”“叫栏”或“打圈子”,为母猪配种叫“找猪”。母猪生产和产后一般都悉心照顾,给刚下崽的母猪做小米稀饭。喂养母猪的人家主要靠卖小猪挣钱,不喂养母猪的人家从喂养母猪的人家购买小猪喂养。当地称小猪为“猪秧子”“猪奶光子”,购买小猪叫“拉猪秧子”。猪育肥后出卖,俗称“出圈”。从拉来“猪秧子”到育肥出卖,一般需要半年到一年时间,家庭妇女天天喂养,大多对猪产生感情,到出圈时大多伤心落泪。

山区喂养的羊有山羊和绵羊之分。山羊灵敏活泼、爱吃吊草,素有山羊猴子之称。它善于爬山,能在高山悬崖陡壁上奔跑和跳跃,所以放养的山羊肌肉坚实而又发达,脂肪很少,具有平原和家庭饲养的山羊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山羊长大后主要卖给屠羊户卖肉或者卖给羊肉馆做全羊汤。全羊汤味道鲜美,令人食之不忘。加工全羊汤时,对材料的选择和准备、刀工处理、烹调火候、调料的搭配、中药的配方等都是一丝不苟。一定选用放养的黑山羊或者红山羊,将收拾干净的羊肉、羊杂骨、头蹄下水,配以山水和各种各样的中草药,下到锅里一起煮,就连杀羊时流出来的羊血,也要另外放在锅里加热制成血豆腐,等最后羊肉熬煮到一定火候时加入锅中。投放的中草药有丁香、白枳、大、小茴香、姜、川椒、豆蔻、人参、黄芪、杜仲、当归、地黄、冬虫夏草、龟板、鹿茸等,而且在夏季和冬季投放的中草药品种也有所不同,因为这样才能使做出来的羊肉不腥、不膻、不腻,而且冬天食用补身壮体,夏天食用清肠健胃,可以补中益气,舒筋活血,增进食欲,预防流感。甚至连用来烧火的柴也有严格的限制,一定要用劈柴才好。要一次把水加足,先用旺火煮开,煮熟后剔出骨头,把羊肉切成小块,连同剔出的骨头一起放入锅中,然后改用文火慢慢地熬,直到把汤熬成白色,再加入盐、醋、胡椒粉、辣椒面、香菜末、味精。并且不加葱和酱油。有的店家还把煮熟的羊肉和内脏分别进行加工,一个器官做成一道菜,甚至连骨头也能制成精美的佳肴。近年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许多地方的全羊已经成为闻名遐迩的地方名吃。

喂养绵羊主要是为了出售羊绒和羊毛。

农村几乎家家户户养狗,养的是本地品种,俗称“笨狗子”“土狗子”,一般都是从喂养母狗的亲戚、邻居家抱养小狗。小狗聪明伶俐,喜欢与人嬉戏,特别招人喜爱,小孩子往往很快和小狗成为朋友。养狗的人家一般为狗建一个简易的窝,也有的用绳子或者铁链子把狗拴在窝边的橛子或者树上。狗一般都忠诚护主,能替主人看家护院,有的甚至能够在危急时刻救主人性命。

农家妇女对母鸡的感情非常深厚。过去农村生活困难,鸡蛋是农民摄取蛋白增加营养的主要方式,也是日常零钱的主要来源。“地瓜干子是主粮,鸡腚眼子是银行”是当时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农家养鸡大多从游走乡间叫卖的商人(俗称“卖小鸡儿的”)处赊或者买,“卖小鸡儿的”肩挑两大筐鸡苗,在大街小巷间边走边喊“卖——小鸡儿了——”沿街妇女便纷纷走出家门,围拢在鸡苗筐边挑选自己中意的小鸡儿,或买或赊,一般买便宜些,因为喂养过程中可能有损耗,也可能认定的小鸡儿性别有出入。有的人家喂的小鸡儿是自家养的老母鸡孵化的,老母鸡孵化小鸡俗称“抱窝”。公鸡多被宰杀食用,大都在中秋节和春节期间杀掉。

鹅鸭主要是靠近河边湖汊的人家喂养,早上把鹅鸭赶出家门,晚上赶回家里。喂养鹅鸭主要是为了母鹅母鸭下蛋,鹅蛋鸭蛋带有腥味,一般不直接食用,放盐水里腌制成咸鹅蛋咸鸭蛋,到时候从盐水里捞出来煮熟,是一道经济实惠的小菜。

蒙阴农家许多养有长毛兔,不少山村户均喂养七八十只。蒙阴农家喂养的长毛兔被毛密度大,毛丛结构明显,毛纤维有波浪型弯曲,在兔体上不易缠结。母兔腰背平直,臀部丰满宽圆,性情温顺。平均每胎可产崽六只,最多十二只以上。养长毛兔主要是为了卖兔毛挣钱。每只成年兔每年能产毛750克到900克,优良品种可达1000克以上,收益可观。

三、渔业生产习俗

沂蒙山区除日照外,大部分地区不靠海,也没有像样的天然湖泊,但是河流众多,上世纪50年代末建起了大量水库。改革开放以来有人承包一片水域,搞起了鱼塘,也有人在水库里搞网箱养鱼。溪流河汊里的鱼虾没有主人,谁都可以捕捞。捕捞鱼虾用的工具有撒网、端网、戳网、地笼子等。撒网有一根总纲,网底有铁坠脚,适合在相对较大的水域捕捞。捕捞时将网用力撒在水面上,网在坠脚的重力作用下迅速下沉,把鱼罩在里面,这时撒网人牵拉渔网总纲,把网拖上岸来,将网中的鱼一一摘下,放到挂在腰间的鱼篓里。端网高不足一米,宽不足两米,两侧串在木棍或者竹竿上,适合在面积较小的浅水汪里捕捞。捕捞时弯腰端着网,网底贴着水底地面朝前赶,一直赶到岸边端起,鱼虾就在里面了。戳网网口是圆形的,固定在圆形铁圈上,铁圈又固定在一长杆上,见到水里有鱼时,须眼疾手快,用力戳去,然后迅速端出水面,能不能捉到鱼,关键全在一戳上。地笼子有方形的,有圆形的,由多个钢筋焊成的方形或圆形的骨架间隔一定距离支撑着渔网,看起来像一个长长的笼子,使用时笼子里放置一些牛羊骨头之类作为鱼饵,然后将笼子放到水里沉在水底,一般头一天晚上放到水里,第二天一早提出水面收拾鱼虾。当地民间对热衷于捞鱼摸虾的人向来瞧不大起,认为是不务正业,所以有俗话说“捞鱼摸虾,饿死一门家。”

鱼塘养鱼和网箱养鱼其实非常辛苦,每天要定时投喂饲料,要随时观察鱼情,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想办法解决,否则就损失惨重。遇有暴雨山洪等,常常将鱼塘淹没,鱼被大水冲走。网箱养鱼一般都在水库里面,每天要划着小船到网箱边投喂饲料。有的直接在几个网箱的连接处搭一个简易棚屋,晚上就住在里面,看上去诗情画意,实际上危险四伏。

四、林业生产习俗

在沂蒙山区,不少地方的深山和丘陵地带建有国营林场,里面有大片大片的松、柏、杉树和杂树林,由于管理严格,保护有力,一代一代的工作人员封山造林,辛勤培育养护,这些地方森林茂密,空气新鲜,加之地势地貌各不相同,景色如画,许多地方已经成为森林公园,每年吸引大量游客游览休闲。

当地民间自古以来有在四旁(田旁、村旁、路旁、宅旁)植树的习俗,并且很早就知道利用各种质地不同的木材制造生产工具、治疗疾病和饲养畜禽。

近百年来,沂蒙人民一直重视植树造林,除了在山沟筑坝蓄水,种植小麦、玉米、高粱、谷子外,还广种果树,以果品为大宗收入。改革开放以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又特别加强了果树栽培。苹果、梨、桃、杏、李子、山楂、核桃、板栗、柿子、枣、葡萄等等,应有尽有,琳琅满目。春暖花开之际,万紫千红,分外妖娆。为观赏果树繁花盛开的景象,各地纷纷举办“桃花节”“梨花节”等。除此之外,还在地边沟旁种植白杨、槐树、柳树、楸树、桑树、柞树等。

农村里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庭院,院子周围,都栽着高大的榆树、椿树、楸树、杨树、梧桐和低矮的花椒树、香椿树,院子里面大都栽着一两棵石榴。民间有“房前栽杏,屋后种桃”,“前种榆,后种槐”等等说法。老百姓称榆树籽为“榆钱子”,据说把它种在门前,主人可以发财。汉语“杏”与幸福的“幸”同音,所以民间以为把杏树种于门前,意味着幸福临门。至于将桃树栽到屋后,为的“桃”与“逃”相谐,生怕它把主人的祥瑞之气跑没了。因为桑与丧谐音,所以都忌讳在门前种桑。

绝大多数人家都在院子里养花种草,像菊花、兰草、月季、牡丹、海棠、杜鹃等等,都是当地人喜欢种植的花草。

五、手工业生产习俗

传统手工艺人称为“匠”,即工匠,一般被人们尊称为“师傅”。民间工匠是有专业技能的手工业劳动者,他们靠手艺从事劳动,维持生活,是民间小商品的生产者。民间工匠有的在市镇设立店铺,有的只有手艺技术和一点简单的工具,无力开设店铺,也不能自备原料在家生产出卖,只能沿门求雇,用雇主的原料加工或从事维护修理等服务工作,以此获得报酬,维持生活。虽然现在机器生产发达,但各种传统的手工业依然存在。各行各业的工匠,凭借其聪明才智和精湛的手艺,满足着人们生产和生活各方面的需求。

沂蒙山区最常见的工匠有木匠、石匠、铁匠、瓦匠、裁缝匠、鞋匠、银匠、铜匠、锡匠、染匠、补锅匠、白铁匠、编匠、篾匠、窑匠、锢炉匠、扎彩匠、皮匠、箍桶匠、剃头匠、抢剪子磨菜刀的工匠等。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习俗。

木匠是生活中最不可缺少的工匠。木匠有粗细之分,专门修建房屋的是粗木匠,打制家具、农具等器物的是细木匠。木匠做活,一切都按尺寸来,因而有句歇后语:“木匠打孩子——深浅有数”,或者“木匠打孩子——有尺寸的”。

每到冬闲时,铁匠们推着二把手小车,带着工具,走村串乡,招揽生意。每到一地,支炉生火,拉起风箱,烧红铁料,徒弟抡大锤,师傅敲小锤,在一阵叮叮当当声中,坚硬的铁块转眼之间被锻打成各种铁器,就像变戏法一样。除了打制、修理农具和用具之外,铁匠还兼挂马掌。

石匠也有粗细之分,粗石匠主要是开山取石,他们的技艺精到处,在于辨石脉、选石场、打炮眼、下钻。他们山中取石,就如砍瓜切菜一般。细石匠主要从事对石料进行精细加工的工作,他们施展技艺的天地非常广阔,其中的许多技艺如今已发展成为工艺品制造艺术。

许多生产和日常用具都是用草木枝叶编成的,草木用具遍及人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它们就地取材,花费不多却方便实用。这类工作一般是在冬日农闲时光里完成,或是被农村妇女们当成一种贴补家用的副业。想不到,这类农家用品一旦走出农家院,竟然以其朴素自然的美感、洁净环保的特性,大受国内外顾客游客欢迎,成为既实用又可用于装饰的珍贵的工艺品。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有些行业已经消逝,如锔碗锔缸的,但是“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之类的俗语,却依然在生活中使用。

六、商业贸易习俗

集市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交易场所,到集上买卖东西叫做“赶集”,因为集市都是定时定点的,所以人们要去“赶”。 集市一般间隔五天,比较靠近的几个集市都有意识地把日期错开,那些以贩卖物品为职业的小商贩,乡人称为小贩、贩子、小商小贩、做小买卖的、小买卖人,往往用一天时间提货,其余四天分别到四个集市出售货物,民间称为“赶四集”。

集市上非常热闹,五谷杂粮,瓜果蔬菜,日常用品,各色小吃……一个个摊位摆得满满当当,让人应接不暇。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各自带着自己想要的物品满意而归。

与集市相类似的交易形式还有庙会。庙会,也称庙市,每年定期举行一两次,相当于超大规模的集市,所以能够在庙会上买到平日集市上买不到的东西。庙会上还有各种游乐活动,比如说书的、唱戏的、变戏法的、耍猴的……比一般集市更富有文化气息。

在沂蒙山区,许多地方都有“山会”,一般分为春季山会、秋季山会,根据山会所在地物产特点,往往以买卖某些特定物品为主,比如“骡马会”“牛羊会”等等。

集市和庙会上有各式各样“赶四集”的摊贩。也有的是集市周边的农民,他们并不以贩卖货物为业,只是把自己家中出产的自己用不了的物品卖给别人。

还有一些小本经营的行商,有人见其挑担每头都用四股绳为系,形象地呼之为“挑八股绳的”。他们走村串街,普遍以吆喝和代声为“有声招幌”。

当地常见的摊贩门类很多,吆喝与代声各行不同,各地不同:

货郎,一种贩卖妇女日常用品的小贩,挑担行货,担子一头设架,挂各种货样,一头为货箱,藏货其中,设摊时即以之为座,用小鼓代声,名货郎鼓。碗口大的小鼓与小锣各一,锣在上,鼓在下,镶在一木柄上,左右各有软线锤,摇动则锣鼓齐鸣,可摇出许多花点。

卖油郎,俗称为油匠、卖油的。卖油郎多肩挑串乡,用一圆形铜片栓系挂担头,边走边敲,名为“铛铛”、“油铛铛”。

算命打卦的盲人,也打“铛铛”,与“油铛挡”的不同在于中心有一突出部分,而且装在小竹架上,与槌儿栓在一起,盲人一手持杆探路,一手提此“铛挡”击之使响。

卖糖的,一副台担,有庙会则赶庙会,平日里就串街走巷,以一直径半尺的铜锣代声。

游方郎中,乡村称为“路挡子先生”、“路挡子”,摇铃为号,医术不高,药常有假,只因要钱不多才常有些主顾。

弹棉花的亦摇铃为号,区别在郎中的铃声缓缓而不断,弹花匠的铃声一阵阵急急摇响。

白铁匠,乡下称打洋铁壶的、焊洋铁桶的,吹一把小号。他们代人修理器物,也出售自制的产品,20世纪初到五六十年代,乡间点煤油灯的时代,他们能把废弃的各种小玻璃瓶装在自制的铁皮灯台上,做成各式各样的“火油灯”出卖。

磨刀磨剪子的,连一串铁片钉在短木柄上,摇动哗哗作响以代吆喝,他们自称此物为“金柜”。有的也沿街叫喊:“抢剪子了——磨菜刀——”。

收旧货的小贩,乡间称为买破烂的、收破烂的。吆喝的方式有两种,营业方式也略有不同。一种吆喝:“收破烂——”一般不挑担,背负一麻袋,以收购破布为主。另一种吆喝:“乱——头发,换——洋火!”挑担的,则备火柴等小商品,收购许多废品,可付钱,亦可以物易物。旧时农村妇女都有一个“梳头匣子”,每年梳头收拾的头发,都积攒在这匣子中,积有相当数量,即可从这类小贩那里换取一盒两盒火柴(俗称洋火、触灯)。

有一种吆喝声,有声无字,例如锢炉匠的吆喝为“纹儿——瓦呵——”,两个音拖得很长,可传得很远,没有人能解释二音为何字何义,但世代相传如此,一闻此声无人不知是锢炉匠进村了。

其他吆喝声,大半是卖什么喊什么。也有即兴编为顺口溜作宣传的。例如卖药的喊:“我送你你不要,你要买还买不到!”卖饸饹的喊:“来,来,来——,花钱不多,有吃有喝!”卖包子的则吆喝:“热的,热的,你多跑十里地儿,来吃个现拉屉儿!”

贩时装的小贩骑一辆摩托车,带货之外,带两根竹竿,赶集,赶会,到地之后将两根竹竿绑在车上,两竿之间挂细绳,花花绿绿挂起来,就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摊儿。

 

店铺经营有固定的营业地点、时间和经营项目,形成与游动小贩不同的坐商经营习俗。传统的坐商分为大店和小铺两种,现代又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经营形式——超市。

店铺的名称,多带有吉祥、兴隆、信义的含义,也有的别出心裁,以怪取胜。

店铺招徕顾客的方法是悬挂招幌。招幌,又称幌子,最初指的是酒店的酒旗,后来泛指悬挂在店门口或立在门前的各种标志物。招幌的作用,在于标明经营项目,宣传自己的经营特色。

招幌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店家直接悬挂出售的商品,如卖麻的店门首挂一束长麻,卖棉花、代客弹棉花的以网装一团棉花悬挂门前,修车的铺子于路旁树一木桩悬挂一只车圈,毡鞋店悬挂一只毡鞋,草帽店则悬挂草帽。有的店家悬挂商品模型,蜡烛店作木蜡烛悬门前,棺材铺以黑色小木棺材下缀红布为招幌,篦梳店悬木制大梳篦为记,卖酒的则挂一木制涂银粉代锡酒壶的标志。有的店家干脆挂文字招牌,如茶叶店挂块菱形木牌,上写一个大大的“茶”字;对于不能悬挂的液体类商品,比方酒店或油铺,就挂个酒葫芦或油瓶。灯笼、霓虹灯也常被商家用作招幌。有以特殊物件、特殊标识为幌子的:理发店以红蓝相间条纹为行业标记,或绘门前墙上,或作圆形电转标识,人人一望便知为理发店;旧时的浴池(民间称为澡塘子、塘子)在门前竖高杆悬挂灯笼,并以灯笼起落表示营业时间。

一般文字招牌有表明货全的,如药店的“丸散丹膏,参茸饮片”;有宣扬货好的,如茶叶店的“清润肺心,香气宜人”、酒店的“太白遗风,陈年老酒”;有以便宜相号召的,如小饭铺的“家常便饭,经济小吃”;有夸耀信用的,如“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也有宣传店铺历史长有传统产品的,

其他如卖点心的在包裹外加招贴(俗名“果子贴”),印年画的在一边一角印上字号,甚至有的把印着店铺字号的美人画广泛送人,使招幌深入千家万户,这就很有些象现代意义的广告宣传了。

 

(作者单位:山东省蒙阴一中)


 山东省沂蒙文化研究会 © 2020-2021 All Rights Reserved!任何转载须经本会书面授权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燕子山路2号 邮编:250004  

qq群:176696276 

 

鲁ICP备14008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