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历史文化

清代的山东东路驿道及十二邮驿

时间:2015-1-30 14:37:05  作者:赵建国 田忠  来源:  查看:4224  评论:0

山东地理位置自古重要,与外界交流频繁,是历代封建王朝南北交流的必经之地。山东的交通起源很早,春秋战国时期就辟有各种驿道。到了明代,山东的驿道传递事业就已经很发达了。不过,自南北朝以来,由济南经充州、徐州通向江南的驿道(史称“山东中路”)屡遭黄河水患而中断,特别是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黄河在河南原阳决口,进入山东现在的东明、菏泽,在梁山、东平一带分为南北两条河道,南面河道流经嘉祥、鱼台过徐州入淮,形成大片汪洋。

目前,在徐州一带尚有黄河古河道遗存。黄河决口,不仅洪流奔涌冲毁朝廷命脉的驿道,而且带来的大量泥沙沉淀,对南北交通发挥重要作用的大运河造成淤积,形成“中梗塞”。据明史学家们讲,明朝的灭亡,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这种“中梗塞”造成的困境,南方各省的钱粮不能及时运到北京充实国库,最高领导机关的政令军令不能及时地传达到南方各省,致使朱明王朝统治的疲软和废弛。

清王朝建立之初,吸取历史教训,十分重视南北驿道的使用和畅通。面对黄河屡次决口水患,由豫省督抚提议,朝廷决定开辟山东东路驿道,亦称京福官路山东段,以避开充、徐间这个黄河水患横行无忌的地区。这条驿道的起点是由现在的泰安,经新泰、蒙阴、沂南、临沂、郯城出山东境,全长260公里,与现在的京沪高速公路以及205国道泰安新泰到临沂郯城段平行。

这条驿道通过的地区是从北京到长江北岸惟一的山区,山东最大的两座山峰泰山和蒙山盘踞在这一带。据《新泰县志》记载:这一地区“在元明时,僻处山径,非孔道也,原无驿路。”因为手头资料所限,我们无法得知修建这条驿路时艰苦的情形和宏大的场面。但是,清顺治十年,即清王朝建立的十年内,这条驿道就全部贯通了,“以东南全闽、两浙、吴会、淮扬诸路至京由泰沂为捷”,“凡輶轩之使,谟猷之告,以及文檄饷课,轮蹄绎络,咸取道焉”。车粼粼,马萧萧, 山乡水廊酒旗风的繁华场景扑面而来。不仅是王公大臣们在这条路上如过江之鲫,据《郯城县志》记载,清朝皇帝多次南巡时曾驾临郯城,走的应该就是这一条道路。

按照古代定制,道路上设置驿站是有一定要求的,山东东路一共设置了十二座邮驿,下面是它们的基本情况。

泰安县驿:山东中路济南以南第2个邮驿,自元明时代沿袭下来, 无考。

崔家庄:道光八年《泰安县志》记载:“ 雍正四年添设崔家庄驿,马七十匹,马夫六十五名,白夫一百名。”

羊流店驿:光绪十七年《新泰县志》记载:“羊流驿东距(新泰县)城驿六十里,西至泰安崔家庄驿五十里,马六十匹,马夫三十名。乾隆二十四年,奉文裁去马十匹,夫五名。”

新泰县驿:同上,“又以羊流至蒙阴一百二十里,山径行险,马力不支,遂添设本县驿”。可知新泰县驿的添置应该是在顺治十年这条驿道开通之后。

蒙阴驿:见上。

垛庄驿:道光七年《沂水县志》记载:“垛庄驿,东北至县(指沂水县城与本驿道无关)一百四十里,南至徐公店七十里,走递马六十匹,马夫三十名,康熙十二年沂州知府邵士详准垛庄设驿而长途马困之苦始少(苏)。”

青驼驿:康熙十二年《沂州志》记载:“康熙二年设青驼驿,十二年移至徐公店。”根据实际使用的情况来看,青驼驿应该是这条道路建成后首批使用的驿站,顺治十年与康熙二年只相差五年,时间不长。由于设置不合理,于康熙十二年裁撤,移至三十里以南的徐公店。

徐公店驿:同上。

沂州(今临沂)驿:何时设立没有查到明确记载。但是,沂州是山东东路上最高的行政领导所在地,随着这条驿道的开辟,沂州驿站应该最先设立。据康熙十二年《沂州志》记载:“自未开辟东路之先,止设白夫四十名,青夫二十名,所供差使不过轿夫执事”而已。

李家庄驿:康熙十二年《沂州志》记载:“在于南路李家庄添设一驿,自州前驿至李家庄驿计程五十里。”

郯城驿和红花埠驿:《嘉庆·郯城县志》载:“甲驿(指郯城驿)在地内县治东,里甲马二十匹,马夫三十名,驿夫一百名。红花埠驿在县南四十五里,驿马七十匹,马夫三十名,抄牌二名,飞递公文马夫二名,药材兽医一名。”在史书中,郯城驿号称“山东东路之首” 。根据这种情况分析,郯城驿的设立应该早于红花埠驿,并且,不能晚于山东东路的全线贯通。

从红花埠驿再往南,便出山东地界,下一站便是江苏的宿迁。

以上这十二驿站,不是同时设立的,而是根据驿路及其使用情况大体分为两批。第一批是随着这条驿路的通行而设立,有泰安、羊流、蒙阴、青驼、沂州、郯城;第二批设立的时间不等,有崔家庄、新泰、垛庄、徐公店、李家庄、红花埠,青驼随着第二批驿站的设立而被裁撤。第一批驿站的设立以一百里左右为限,在使用中发现不适,遂在中间又增设一驿站,以解除鞍马劳顿之苦。这在《沂州志》上记载得比较详细,“凡江南淮扬京口苏松(淞)常镇等处以及两浙豫章八闽三楚一切上差大人、文武百官——承差等项或自京师出或自各省达于京师,南来北往”,驿站的马夫和马匹“数十年以来不堪沥血泣陈,尤苦站路遥远,倍于他驿。”“如南出州(沂州)前驿以至郯城,计程一百二十里,北从州前驿以至青驼计程一百余里,再从青驼以至蒙阴计程一百二十余里,往返一次皆二三百里不等,前差未回,后差旋至,驿遥路远,疲毙堪怜。自康熙十二年知州邵士酌量程途,在于南路李家庄添设一驿,自州前驿至李家庄驿计程五十里,自李家庄驿至郯城驿计程七十里。”“又将北路青驼驿移至徐公店,又于徐公店之北沂水县界内垛庄地方请立一驿,自州前驿至徐公店驿以及垛庄驿俱计程七十里,远近适均。”

在清代这条道路上,除了国家使用的这十二驿站之外,尚有一定数量的地方使用递铺。史书记载,从泰安县城到蒙阴县城依次有逯家庄铺、崔家庄铺、茌家庄铺、化马湾铺、关桥铺、敖阳铺、常路铺等,自蒙阴至郯城没有统计。

清代的山东东路驿道及十二邮驿由于这条驿路是国家命脉,经过的这个地区又山势险要,人烟稀少,对于驿站的人员马匹配备,不仅多而且好。还在一些紧要地点驻扎有军队,如垛庄驿,在青驼还设有巡检司,一切都是为了这条驿路的畅行无阻。

以上各驿站,均于光绪年间逐步废除,为现代邮政所取代。畅通的道路上正在奔跑的不再是马匹,而是汽车。斗转星移,光阴流转,目前这条驿路上的驿站痕迹几乎全部湮灭了,只有新泰市东面十五里的南敖阳尚存石板古道和递铺时代的老屋。

 


 山东省沂蒙文化研究会 © 2020-2021 All Rights Reserved!任何转载须经本会书面授权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燕子山路2号 邮编:250004  

qq群:176696276 

 

鲁ICP备14008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