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文化网 沂蒙精神网 山东省沂蒙文化研究会(WAP手机版)
首页 > 沂蒙文学

沂蒙情怀

作者:彭广军  来源:  查看:2180

 

    初春的鲁南大地,春花烂漫,昨夜一场细雨,更使得沂蒙山区笼罩在清凉晨雾中,朦胧中多了几分神秘。
    仰望群山中的孟良崮,它沉静而厚重地在雾霭中若隐若现。六十多年前那场彪炳史册的战役,英豪之气跃然雾中。孟良崮,这座以宋代英雄孟良命名的平顶山头,自此有了新意蕴。
    1947年5月,刚刚走出困境的华东野战军22万官兵,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豪气,在敌方33万余众的“反包围”中一举围歼了国军五大王牌主力之一的整编74师,毙伤俘敌32676人。此役,解放军亦有2043名将士牺牲。
    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迹。对手不仅兵力占优,而且是一色的美式装备。在任何兵力推演中,失败一方肯定不是74师,然而历史已经写成。这是个令许多人意外的结局,其实也印证了一个浅显又深刻的道理:武器和实力不是绝对的,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是人心向背。
    武器精良的“政府军”来了,他们所过之处,村子烧了,粮食清了,水井填了……好不容易找来几个腿脚不太利索的大娘做向导,她们脸上还涂了黢黑的锅底灰。国军所有的军需都要空投解决,而解放军,沂蒙山的沟沟壑壑都是他们的战营,所有沂蒙山人民都是他们的后勤。那时沂蒙山区人的做法是:最后一口粮,送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鞋;最后一个儿子,当解放军。
    人口420万的沂蒙山地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竟然出动了120万支前民工,有20万优秀青年加入了八路军、解放军队伍,牺牲非常巨大。在人口38万沂南县,就有21万人支前,1.4万人参军,1.3万人牺牲。在孟良崮战斗中,人口20万的蒙阴县出动民工11万之多。这是什么概念?几乎是有行动能力的男女老少都加入了支前大军,而且是自觉自愿的。
    男子拿枪上战场,妇女在家支前忙,这是人民战争的真实写照,支前民工大多是老人、妇女。沂蒙红嫂就是一个难以忘怀的充满母爱的英雄群体,一座巍巍高耸的群雕,她们中有明德英、王换于,以及彭大娘、韩大娘、段大娘、李大娘,而她们也只是千千万万无名无姓的“红嫂”的代表。
    沂南县马牧池村红嫂纪念馆,房屋均是由就地取材的石块垒成,其间也保留了过去留下来的“团屋”,小小的一间直不起腰的石屋,或许就曾住过罗荣桓、徐向前等指挥着千军万马的将帅。叱诧风云的将军,同样跟大字不识的红嫂们拉家常、干农活、挑水、扫院子,他们也成了情同鱼水的沂蒙山区的一员。觉醒的沂蒙人民或许也有期盼好日子的梦想,但更多的是与子弟兵血浓于水的亲情。
    孟良崮战斗中被俘的国军士兵说,自己来的时候根本见不见人影,被俘后却看到村头村尾都是跟解放军战士载歌载舞欢歌笑语的年轻姑娘……从此他们知道了自己打败仗的原因。其实,当年整编74师的官兵在抗日战场打鬼子的时候,沂蒙山人民同样冒着生命危险为他们运送弹药,送给养。弹指一挥间也就在一两年后,沂蒙百姓就用对付日本鬼子的法子来对付他们,而将无私无畏的博大情怀倾注于华东野战军,因为这才是他们的子弟兵。
    由此看来,一个政党、一支军队的“合法”与否,不在于形式,而在于民心。

上一篇:他的代号“309”
下一篇:人,不能真正逃出故乡
联系我们|服务|关于我们|网站地图

 山东省沂蒙文化研究会 © 2020-2021 All Rights Reserved!任何转载须经本会书面授权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燕子山路2号 邮编:250004  

qq群:176696276 

 

鲁ICP备140081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