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文化网 沂蒙精神网 山东省沂蒙文化研究会(WAP手机版)
首页 > 学术活动 > 学术会议

【光明日报】“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历史地位与当代启示”学术研讨会发言摘登

作者:未知  来源:光明日报  查看:3471

编者按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由光明日报社、山东省沂蒙文化研究会、临沂大学共同主办的“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历史地位与当代启示”学术研讨会816日在临沂大学召开。16位来自国内高校及理论界的专家学者回顾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历程和实践经验,从不同层面对其内涵、重大作用、历史地位及当代价值进行了深入研讨。回顾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历史,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今天加强和改善党对政权建设的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报特刊发部分发言摘要,供读者思考相关主题时参考。

山东抗日民主政权的基本经验

作者:军科院军史部原副部长、少将 李维民

山东抗日民主政权,包括山东省临时参议会、山东省政府(先后称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华北敌后建立的一个既有立法机关,又有行政机关的比较完善的抗日民主政权。它有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认真实行统一战线的“三三制”组织原则;二是发挥党的领导作用,正确处理党与政府的关系;三是尊重民意,认真实行民主选举制度。

 山东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基本经验有以下几点:

 一是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团结各抗日阶级、阶层的广大群众,努力建设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

二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得到了群众衷心的拥护。在山东抗日根据地,拥军优抗(属)成为老百姓自觉的行动,真正做到了军民亲如一家。

三是有一个有知识、有水平、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的领导集体。山东抗日民主政权,在工作中坚持发扬民主,集体讨论,集体决策。共产党员谦虚谨慎,非党人士有职有权,领导成员之间没有派系矛盾,保证了抗日民主政权正常有效的运行。

四是始终坚持依法施政的理念,为依法治国积累了经验。8年抗战期间,山东党组织前后几任主要领导人都支持依法施政。这不仅对山东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所积累的依法施政经验,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依法治国,也有借鉴意义。

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五个历史启示

作者:中央党史研究室宣教局副局长、编审 刘荣刚

一是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坚持党对政权的领导。抗日民主政权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实行“三三制”(即在人员构成上共产党员、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共产党员在数量上虽然不占多数,但坚持了党的领导地位,得到了根据地广大人民的坚决拥护和真诚支持,为新中国政权建设积累了经验

二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切实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抗日民主政权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根本原因是与人民群众利益的一致性。

    三是充分发扬民主,筑牢党的执政根基。抗日民主政权在运行中,处处体现民主性。针对人民群众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实际,创造了许多投票方式,如豆选法、烧洞法等。共产党员与党外人士讨论问题和出现争论时,经常是先经过个别协商,再到会上决议;个别协商坚持互听意见,相互批评;召开会议时坚持集体讨论,少数服从多数。

四是加强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执政。各根据地依据《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施政纲领,如陕甘宁边区的《民主政府施政纲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等;颁布了一系列法规、法令和条例,如土地租佃条例、减租减息条例、债务条例、婚姻条例、惩治汉奸条例等。

五是坚持精兵简政,建设廉洁政府。抗战时期精兵简政是共产党的十大政策之一,并加强廉政建设: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活标准作了严格规定;对贪污腐败现象进行严惩;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注重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抗日与民主是一件事的两方面”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教授 卢毅

 抗日战争是一场民族解放运动,同时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的一个重要阶段。党在抗日战争中实力的发展壮大,是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的坚实基础,因此,抗日战争既是反帝的民族革命,又是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民主是国共两党抗战的根本区别,抗战后期共产党恰恰是抓住国民党忽视民主这点,提出“联合政府”口号,占据政治制高点。

    “毛泽东不重视民主”的说法是一种误解。毛泽东非常重视民主,称民主和抗日是共产党的两件大事。19402月,在延安召开的各界宪政促进会成立大会上,毛泽东说:“抗日,大家赞成,这件事已经做了,问题只在于坚持。但是,还有一件事,叫做民主,这件事现在还没有做。……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1939年毛泽东对美国记者斯诺说:“抗日而没有民主,是不能胜利的,抗日与民主是一件事的两方面。”毛泽东在整个抗战时期对民主给予的极大重视,是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重要的思想基础。

党在各个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中广泛推行民主选举,有力反驳了国民党“中国国民素质低下,不能马上实行民主,必须先搞‘训政’”的说法。

今天,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民主建设,坚持民主的方向不变;坚持走群众路线,传承和发扬群众路线的传统;用民主建设来加强廉政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应弘扬民主政权建设中的法治传统

作者:山东省社科联副书记、副主席 周忠高

山东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呈现出三个鲜明特点:一是民主选举政权,二是政权人员构成实行“三三制”,三是依法施政。特别值得继承弘扬的是民主政权探索摆脱人治,保障人权,初步实行法治的优良传统。

19408月,山东分局公布了《山东省战时施政纲领》,19438月对《施政纲领》进行了修改和补充。随后据此陆续制定了一系列法令、法规和条例,包括总则类9部,各级参议会和各级政府组织条例、各级参议会参议员选举办法、各级工商局组织条例、婚姻子女继承以及惩治贪污暂行条例等20部。19401111日由山东省临时参议会通过并公布施行的《人权保障条例》,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人权保障条例。

山东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在施政中,不仅逐步做到有法可依,而且做到有法必依,重视检查、督促,保障法令、法规、条例的执行,建立司法机构和司法制度,开展司法工作,这标志着开始摆脱专制政治的人治,初步实行民主政治的法治。

山东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在注重组织建设的同时,还重视民主思想和民主作风建设。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提出了“三个反对和三个树立”:反对官僚主义的忘本意识,树立为广大群众办事的群众观念和战争观念;反对官僚主义的统治权威思想,树立新民主主义的民主平等思想;反对个人主义、本位主义,树立集体主义的整体观念。这些用鲜血凝成的遗产,至今还依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辉。

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研究意义重大

作者:临沂大学党委书记 李喆

山东抗日根据地是华北根据地的重要战略基地和战略一翼,是华北与华中两大根据地的联系枢纽,同时,在抗日战争向全国解放战争的历史转折中起到了其他根据地无可替代的重大战略作用。

1940120日,《中共中央北方局对山东工作的意见》指出:“山东是华北持久抗战的重要战略基点之一,是开展华中、与新四军打成一片的枢纽,是八路军兵力、枪支、经济补充与开展的重要地区。”8年抗战,山东抗日根据地奠定了连接华北、华中战略基地的枢纽地位,创造了北上东北的条件,涵育了27万人民军队,成为抗战时期唯一一个以一省为中心建立起来的根据地,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

抗日民主政权建设是根据地建设的关键环节,关系到革命战争的胜利和未来政治制度的选择。目前学界对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研究尚较薄弱,这次会议的召开,将推动和深化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的理论研究。

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与具体运行、民主政权的施政及其绩效、政权建设与人权保障、从区村以至省县各级政权的组织架构与制度安排、人民民主的实现形式与体制保障等问题,都体现出在艰苦的革命战争环境中,中国共产党进行着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抗日民主政权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创新。中国共产党的局部执政积累了丰富的民主政治建设经验,创造了内涵深厚的政权建设资源,为当代中国的治国理政提供了丰厚的历史基础。加强对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权建设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抗日战争是人民的战争

作者: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战争研究》原主编 荣维木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一致对外反对日本侵略的战争,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战争。

没有人民的广泛动员就没有抗日的军队。据统计,抗战8年,正面战场征用的兵源超过1400万人;敌后战场的兵源也从4万多人发展到近百万人,还有200多万人的民兵武装。动员如此众多的兵源参战,这在中国战争史上,在世界战争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这是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提出的著名论断。中国人民以多种形式支持了民族解放战争:人民群众节衣缩食,冲破敌人封锁,为抗日军队提供物质援助;用自己的生命掩护抗日官兵。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人民群众都积极投身到抗日的洪流中。

中国人民被最广泛地动员起来参加民族解放战争,有两个重要原因: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和进步力量的引领。

近代以来中国屡遭外侮,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民族内部的涣散。“七七事变”使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无论任何党派,任何阶级阶层,只有打败日本侵略者才能获得生存空间,民族整体与民族成员的利益高度一致,民族凝聚力由此产生。

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内部条件是进步力量对民族整体和民族成员的引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符合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中国最终能打败日本侵略者的重要政治保障。中国共产党坚持“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民族凝聚力空前强大。

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当代启示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邱涛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军队,坚决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坚强的战斗力,彻底驱逐日本侵略者出中国,这正是抗日民主政权军事建设的历史意义和启示所在。今天,在军队建设中要克服盲目乐观、弄虚作假和腐败,保持对外部侵略势力的战略威慑,才能保证国家在和平环境下进行建设。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在英勇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同时,也在积极要求宪政民主改革,中国共产党在理论、政策、制度和实践上均作出重大发展、创新贡献。共产党在各抗日根据地推行“三三制”原则,并建立了边区、县、乡三级参议会,使参议会不仅是民意机关、咨询机关、议政机关,也是立法机关、权力机关,还是监督弹劾机关。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很好地解决了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为今天建设一个具有广泛民众基础、受到人民监督,更具代表性、包容性和广泛性的政府提供了有益启示。

抗日民主政权对廉洁政府的启示:中国共产党和抗日民主政权的最高领导集体有反腐败的坚定决心,只有上下一致,从制度、体制上扫除贪污腐败,才能确保政权的廉洁。

山东抗日民主政权施政纲领的现实启迪

作者: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巡视员、教授 韩延明

山东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大体上可分为创始、推进和完善三个阶段。在其施政纲领的指导下,山东抗日民主政权大力推行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和改革,促进了各阶级、各阶层政治和经济关系的显著改善,激发了广大军民的抗战热情,使山东抗日根据地呈现出一派崭新气象,为长期坚持敌后抗战、争取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启迪一:始终密切党与群众血肉联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群众工作是建设根据地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体现了人民政权来自人民、属于人民、服务人民的本质。

启迪二:始终坚持发展理念,重视经济、文化教育和法治建设。中国抗日战争是弱者同强者的较量,但创造了一个军力、财力、科技都不如敌人的弱国战胜强国的经验。

启迪三:始终坚持发挥群团作用,建立广泛统一战线。山东抗日民主政权以村庄为单位建立救委会,区、县、大区、省除职业救国会外,还建立了各界救国会、参议会等,形成自下而上的群众组织网络,使敌人陷于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之中。

启迪四:始终坚持加强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从严治党、心中有戒。山东抗日民主政权,无论其组织形式还是指导思想,都是在斗争中不断健全和完善的,逐步炼就“金刚不坏之身”。

研讨会观点摘要

中央党校教授王彦民: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在抗日战争期间之所以那么紧密,并得到大家的拥护,是因为有一个共同的威胁、最大的敌人。为了抗击日军,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经验证明,民主建设需要党的领导,也需要人民群众付出努力;民主的内容丰富多彩,民主的形式多种多样。在新的条件下,如何实现民主,还需要继续探索。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先明:1945年的“村选运动”,使晋绥边区乡村政治权力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这场颇具规模的民主建政实践之所以获得成功,有三点经验:在干部中进行了建设村政权的思想教育,改进村政权的组织领导;放手发动群众检查工作,并展开互相“比”的竞选运动;与群众当前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

国防大学副教授孙存良:发展民主,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人民意愿,从人民群众中吸取智慧和力量。民主的内涵是人民的统治和治理,民主的价值只有落实到具体实践中,才能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要把民主置于国家治理的视域下,对民主进行合理定位,既要积极发展民主,防止民主缺位;又要把民主限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民主的越位、错位。

甘肃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教授康民:“三三制”的实行及协商民主的实践为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协商民主积累了宝贵经验。一是通过协商民主,有效协调了各方利益,体现了民主政治的包容性、多样性特点;二是促进人民群众民主意识的觉醒,对民主政权的完善、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三是探索了领导方式创新,在强化共产党政权领导责任的同时,发展了民主理论、进行了民主实验,增强了共产党人在民主政权中的执政本领,提高了领导艺术。

黑龙江省委党校教授章铁成:密切联系群众,无论是战争年代或是当今,都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的法宝。我们实施的“先进性教育”“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就是在搞好党的自身建设的同时,要求党不能脱离群众。

临沂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魏本权:学术研究与抗战纪念和意识形态理念的互动,宏大叙事与微观描述的并重,从普遍意义到山东特点的发掘,重共产党抗战研究与轻“敌人”及国民党研究并存,是目前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的主要特征。为推进山东根据地研究,拓展新的研究领域,在跨学科的视野下转变研究理念和选取新的研究视角,注重比较研究,凸显中国革命的“山东道路”,都是可行的学术探索。

临沂市委党校文化科技教研部主任庄纪旭:重视民心、民主、民生、民众动员,这是山东抗日根据地留给我们的成功经验。我们要为人民长期执好政、掌好权,始终要做到这“四民”。

临沂市委党校副教授朱璇:作为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重要根据地,山东敌后抗日根据地能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敌、伪、顽封锁、包围进攻之下,巍然屹立于渤海之滨,其成功的经验很多,但特别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了密切联系群众的路线。

(本版文字由本报记者周华、李笑萌,本报通讯员左翰嫡整理,照片由光明网记者李政葳摄)

上一篇:“沂蒙精神的昨天、今天与明天”研讨会在临沂召开
下一篇: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历史地位与当代启示研讨会在临沂大学召开
联系我们|服务|关于我们|网站地图

 山东省沂蒙文化研究会 © 2020-2021 All Rights Reserved!任何转载须经本会书面授权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燕子山路2号 邮编:250004  

qq群:176696276 

 

鲁ICP备14008153号-1